傳統釘制木屐這行業已難找接班人,在怡保近打巴剎二樓的木屐老字號,目前只剩下張德夫妻檔聯手經營。(馬來西亞《光華日報》)釘制木屐看似簡單,卻很花費功夫。(馬來西亞《光華日報》)
  中新網5月8日電 據馬來西亞《光華日報》報道,在馬來西亞,曾幾何時,一些華人居住的老房子里總會傳來陣陣“呱嗒呱嗒”的清脆聲響,這是老一輩人士喜歡穿著木屐走路所發出的聲響,他們就喜歡木屐這類“傳統涼鞋”的簡單、清涼以及耐穿。
  以往製作木屐的師傅從鋸樹桐,再將之削劈成木屐雛形,直到釘屐帶等整個製作過程都是一手包辦。但隨著時代演變,這種手藝或因失傳或為節省時間被機械取代,其工序已被大幅度簡化,而在山城要找一家還以釘木屐為生的師傅已經寥寥無幾。
  在怡保近打巴剎二樓賣雞蛋攤檔附近還能找到一家售賣木屐已超過半個世紀的店,而接管該店的釘木屐師傅張德(71歲)已是第二代,這間老店只有他與妻子經營。他從小開始跟隨父親製作木屐,惟他坦言如今的木屐工序已簡化,都以半手工成品居多。
  退休後才開始釘木屐
  張德師傅原本是名機械維修人員,退休後才開始投入釘木屐的工作,在這之前,都是由其妻子協助母親在店里釘制和售賣木屐。
  他回憶起當年店里旺盛時期,身為製作木屐師傅的父親屬下還有5、6名伙計,每人憑著一雙手,每天平均可以製作7至8雙木屐。從第一個步驟鋸樹桐削劈成木屐雛形直到最後完成,所有工序都是師傅一手包辦。
  “記得當時我只有5歲,看見父親要鋸一個很大又高的樹桐,那時候沒有機器,是用一種俗稱“牛尾鋸”的工具,我則幫忙拉著鋸子的尾端,而父親則在前端負責發力。” 張德師傅說的此情此景,如今只能成追憶。他說,現在鋸樹桐與削劈成木屐雛形的工序都分成兩個地方分別製作,接著載到店里由他與妻子負責磨滑和釘屐帶等加工處理。
  乾硬榴槤木適合製作
  “一般由於榴槤木的木質比較乾和硬,所以適合用來製作木屐。”他說,這些榴槤木是從甘榜牙也載往甘榜地瑪一個家庭式負責鋸成木屐雛形,接著再交到店里讓他釘制。
  “首先,是將木屐錶面用砂紙磨滑,削乾凈錶面才不會刺腳。由於木屐錶面乾燥,容易浮出木刺,所以必須先將它磨滑。接著就可以用釘子釘上屐帶,最後用剪刀修邊。”他說,至於其餘後期加工的包括油漆和畫圖案,塗上紅漆的木屐給人視覺上覺得較為美觀和增添喜氣,而且有的紅木屐更畫有圖案作為點綴。
   客源不缺巫裔同胞
  儘管穿木屐是華人的傳統之一,但張德師傅說,這些年來光顧該店的客源都不缺巫裔同胞。“許多馬來人喜歡穿木屐,因為覺得穿木屐去清真寺祈禱比較方便,又無須擔心脫鞋後拖鞋會不翼而飛。”談及鞋子不翼而飛事件,他說,曾有顧客因為擔心拖鞋不見,所以在購買木屐時特別要求張氏為他釘一對屐帶是鴛鴦色的木屐。
  此外,他說,最近也為怡保鬥母宮在一個長度約6、7尺和闊度約5寸的木板上,釘木屐以用作三人競賽用途。他透露,在這之前也曾有私人機構邀請他釘制類似的木屐,像在運動會競賽中玩,頗添樂趣與難度。
  無接班人 走向沒落
  對於手工製作木屐這行,張德師傅不禁感嘆沒有接班人,是讓這行業走向沒落行業的主因。他說,做釘木屐的工作看似簡單,但是需要花很長時間,而且這是一種手藝,所取得的利潤卻很低。他透露,每雙木屐平均只能賺取約40仙的利潤,還要扣除店鋪的其它消費,所以現在已沒有年輕人願意接班。
  穿木屐捧雞蛋“賣懶惰”
  訪問張德師傅之餘,記者還聽到了一些前所未聞卻流傳予坊間已有多時的習俗。比如穿木屐象徵步步高升,而在一些傳統的結婚嫁娶儀式似乎也有木屐出現。張德師傅從上一輩人那裡聽說,在農曆除夕吃了團年飯後,穿著木屐出去走走,就有著踩小人轉運的意思。
  他還說,腳上穿著木屐,其中一隻手拿著一粒雞蛋,然後口裡嚷道“賣懶惰!賣懶惰!”。接著,由一名老婆婆或廟裡的人將他手中的雞蛋吃掉,寓意“不再懶惰,會勤勞”的意思。  (原標題:大馬華人夫妻制售木屐逾50載 無人接班恐失傳(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17cucbt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